您现在的位置: 精品资料网 >> 人力资源 >> 绩效考核 >> 资料信息

业绩评价的理论与发展(doc 77页)

所属分类:
绩效考核
文件大小:
531 KB
下载地址:
相关资料:
业绩评价,理论,发展
业绩评价的理论与发展(doc 77页)内容简介

业绩评价的理论与发展目录:
第一节 业绩评价的理论与发展
第二节 企业业绩评价系统设计
第三节 战略性业绩评价系统
第四节 功效系数法与综合业绩评价
第五节 平衡计分卡与战略管理
第六节 TEMP方法与企业活力
第七节 绩效棱镜与企业创新
第八节 绩效评估方法
第九节 评价策略

 

业绩评价的理论与发展内容简介:
第一节   业绩评价的理论与发展
业绩评价是组织管理控制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在19世纪的管理文献中就有记载。在会计研究领域, 约翰逊和卡普兰(1987) 提到,从150年前对远离总部的生产部门成本和效率的评价,到20世纪初杜邦等综合类组织中分部投资效益的评价,业绩评价一直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齐默尔曼(2000) 中所说的,组织的内部会计系统最终的目的在于为组织的计划和经营决策提供必需的资料以更好的对组织的员工进行激励和管理。近年来业绩评价问题也特别受到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关注。
业绩评价的理论吸收了很多管理学中很多其他理论的思想,主要有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控制理论和战略管理等企业管理理论,这些理论研究的结论成为业绩评价理论的基础,也对业绩评价方法的设计提出了指导性的要求。
一、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研究组织业绩评价问题的基础。正是由于现代组织中存在委托-代理关系,才使得对各级组织和人员进行业绩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变得十分必要,控制和约束确保代理人不做委托人不希望他做的事情,而激励则是激发代理人做那些委托人希望他做的事情。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社会中委托-代理关系是普遍存在的,委托人与代理人明确地或隐含地订立契约,授予代理人某些管理决策权并代表其从事某种经营活动。最理想的情况是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一致,而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契约是不完全的,往往会出现道德危机(即契约后代理人利用信息不对称而不为委托人的最大利益努力工作)和逆向选择(即契约前代理人利用信息不对称有意选择有利于其自身利益而有损于委托人利益的决策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