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精品资料网 >> 企业管理 >> 公司治理 >> 资料信息

公司治理学之商业银行治理专题(ppt 59页)

所属分类:
公司治理
文件大小:
231 KB
下载地址:
相关资料:
公司治理学,商业银行,专题
公司治理学之商业银行治理专题(ppt 59页)内容简介

公司治理学之商业银行治理专题目录: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与公司治理
一、 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
二、 银行作为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参与
三、 银行作为股东对公司治理的参与
第二节 商业银行治理的一般性分析
一、 商业银行为什么需要治理
二、 银行治理的特殊性
三、 银行治理的一般模式
第三节 我国的银行治理及其改进
一、 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现状考察
二、 我国商业银行治理模式的运作环境分析
三、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
四、 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改进

 


公司治理学之商业银行治理专题内容提要:
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
1.专家式债权监督
股东的“搭便车”行为,使管理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缺乏必要的监督,结果股东的利益受损。
债权监督赋予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独特地位。
Grossman & Hart(1982)最早提出了通过债权而不是股权促使经理人员努力工作的崭新观点;
1984年,Diamond首次建立了债权人监督模型;
1985年,Fama提出了“拜托债权人(Enlist the Bondholders)”的概念,
Jensen(1986)认为,债务支出减少了公司低效投资的可能性。
青木昌彦和钱颖一(1995)将商业银行作为中国公司治理改革的主要依托。
2.市场评价式监督
主要依赖资本市场中的中立机构客观公正的评价和相应的信息发布活动而对经理人员产生监督效果。如:会计师、审计师、税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各类型基金公司、投资银行等投资咨询机构
John Doukas等人(2001)对证券分析师所跟踪的7000家公司1988~1994年的数据资料进行系统研究
3.作为公司股东而参与公司治理
      对于一般公司而言,金融机构是以治理者的身份出现的。
美国,商业银行被禁止直接持有公司股份。
日本的主银行不仅可以通过相互大量持有公司股票,而且在公司遇到财务危机或经营困境时会进行干预,发挥着类似美国控制权市场的作用。
德国的全能银行虽然持有公司股份比例较日本低,但通过特殊的委托投票制度安排而拥有公司很大的控制权。
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虽然有一些限制,但基本上在各国都可以作为机构投资者的身份参与公司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