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精品资料网 >> 行业分类 >> 金融保险 >> 资料信息

新阶段经济增长中的支柱产业(doc 6页)

所属分类:
金融保险
文件大小:
43 KB
下载地址:
相关资料:
新阶段,经济增长,支柱产业
新阶段经济增长中的支柱产业(doc 6页)内容简介
新阶段经济增长中的支柱产业内容提要:
     第一,汽车拥有率与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动关系不是均速的。按购买力平价和1990年盖——凯美元衡量,3000~6000美元期间和6000~10000美元期间是汽车拥有率上升最快的两个时期。大多数国家在这两个时期的汽车保有率尤其是轿车普及率都迅速上升,而在第一个时期汽车拥有率没有大幅度上升的国家,则在第二个时期会出现汽车拥有率的加速上升。
  第二,与人均收入相联系的汽车拥有率,具有随着时代变化而提高的趋势。在大体相同的人均收入阶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汽车拥有率略高于欧洲发达国家。
  第三,汽车拥有率相对较低的国家,在人均收入上升的过程中汽车拥有率有加速上升的趋势。
  第四,一个国家的汽车拥有率与该国的汽车工业发展程度有一定关系。如西班牙、日本和韩国的汽车拥有率都是在汽车工业迅速发展的时期才大幅度上升的。非汽车生产国的汽车拥有率则与汽车市场开放度有关。
  第五,汽车保有率的上升主要是由轿车普及率的上升推动的,特别是在人均收入水平上升到较高阶段之后。
  比照国际经验,现阶段中国汽车拥有率是严重偏低的。按麦迪森方法和世界银行口径推算,以购买力平价衡量,中国的人均GDP在2000年为2719~4261美元(1990年美元)。世界主要国家在相同人均收入阶段(同样以购买力平价和1990年美元计算)的汽车保有率,低限为1.7%,高限为10.4%;轿车普及率的低限为0.8%,高限为9.1%。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1997年的汽车保有率只有0.8%,轿车普及率只有0.3%。1999年,中国的汽车拥有量为1452.94万辆,其中客运汽车拥有量740.23万辆,轿车拥有量约338万辆(1998年)。即使与低限相比,中国的汽车拥有率的差距也是明显的。
  汽车拥有率严重偏低的直接后果是制约汽车产业的发展。这一点从现有的汽车工业能力低利用率可得到验证。从国民经济全局看,汽车拥有率低下是导致内需不足、增长乏力不容忽视的因素。一方面,汽车拥有率低,特别是汽车进入家庭滞后,延缓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进而影响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总量的扩张;另一方面,汽车拥有率低制约了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结构的改进,对城乡经济发展都带来不利影响。可以做一个假设性分析:如果1999年中国汽车拥有率达到国际经验显示的低限,则汽车总拥有量应达到1869万辆,比1999年汽车实际拥有量高417万辆。如果这417万辆汽车是在1990~1999年10年的时间内逐步增加,扣除进口汽车的影响(按实际的汽车进口量计算,并忽略出口的影响),同时考虑汽车更新对汽车生产的要求(将年更新率确定为6%),则中国汽车生产增长速度应达到20%以上,比实际增长速度要提高6个百分点左右。1990到1999年累计,可以使汽车工业增加值增加约1500亿元,其中,1999年新增GDP约 445亿元,相当于中国汽车制造业(不含摩托车)实际增加值(636亿元)的0.7倍,也就是说,如果能够满足国际低限条件下国内汽车需求的话,中国汽车制造业的规模应该是目前规模的1.7倍左右。下图显示了中国1990~1999年汽车的实际产量、进口量与按国际低限标准计算的潜在汽车需求之间的缺口对比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