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精品资料网 >> 市场营销 >> 店铺管理 >> 资料信息

超市大卖场的发展趋势与店面营销注意事项分析(doc 10页)

所属分类:
店铺管理
文件大小:
35 KB
下载地址:
相关资料:
超市大卖场,发展趋势,店面营销,注意事项,分析
超市大卖场的发展趋势与店面营销注意事项分析(doc 10页)内容简介
超市大卖场的发展趋势与店面营销注意事项分析内容简介:
超市大卖场的发展呈现出品牌差异化与营销差异化的趋势,贴身竞争导致店头“阵地战”在营销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在阵地战中组织有效的店头营销,已经成为大卖场生存发展的关键。
品牌差异化
大概在12年前,大卖场刚刚在我国上海等地出现的时候,除麦德龙以外的其他大卖场几乎都是面向所有的顾客,几万甚至十几万爱好热闹与便宜的顾客,在大卖场开业的那天潮水般涌入店铺。卖场实在无法应付的时候,就采取时段性关闭进口通道,临时实施“只出不进”的客流疏散办法。当时的卖场基本上由老式商场改建而成,如某年家乐福在上海的第一家大卖场(曲阳店)、某年农工商超市在市郊的第一家大卖场(青浦店)都属于改建的店铺,而且都是两个楼面,建筑结构与大卖场的要求有较大差异。这些有两个楼面的卖场,经营者还特别担心顾客太多会使楼板无法承受。如今,大卖场已经发展到了贴身竞争的程度,无论是店铺数还是销售额都是外资占优势。在上海的128家超市大卖场中,家乐福、易初莲花、乐购、麦德龙、大润发、好又多、易卖得、欧尚、沃尔玛等9家外资大卖场公司拥有78个店铺,占上海大卖场店铺总数的60%以上,其销售额则超过85%。这些公司在全国各地开设的卖场总数多达370个,某年在华东地区的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等地开设的新店铺就达90余家,发展区域已经从大城市渗透到了中小城市,包括县城。特别是今年开始,内资连锁公司又纷纷压缩战线,回归到本土经营,这就更激化了属地卖场的竞争。前两年在郊县几乎没有大卖场的“硝烟”,如今市郊已成为上海大卖场打“阵地战”的主战场。就顾客而言,走出小区门口就有好几家大卖场,上海有四个大卖场高地,在这些“高地”区域,3公里商圈内有8-12家大卖场扎堆,顾客对大卖场自然就习以为常了。
大卖场品牌差异化,增强了顾客购物的选择性。有两种情况是十分明显的:有些特定的顾客宁可舍近求远到特定的大卖场购物。如果没有电子消费卡,这一趋势就会更加明显。电子消费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顾客购物的选择性。另一类是普通的消费大众,他们的特点是跟着便宜走,看着邮报买。有公司在某年推出的“快乐星期三”促销活动,就是在每周三这一天原本生意清淡的日子里,推出几十种特别便宜的商品做促销,结果星期三的销售有非常明显的上升。这说明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仍然对价格十分敏感。现在有些人一听到价格竞争就很反感,甚至提醒媒体不要做类似的报道。其实,价格竞争是市场的永恒主题,就像爱情是生活的永恒主题那样,我们没有必要回避价格竞争,也无法回避价格竞争,能够持久地实施低价销售又能够实现较高的利润率,这就是市场竞争的真本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