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精品资料网 >> 行业分类 >> 汽车行业 >> 资料信息

中国轿车工业的问题及出路分析(doc 6页)

所属分类:
汽车行业
文件大小:
35 KB
下载地址:
相关资料:
轿车工业,问题,分析
中国轿车工业的问题及出路分析(doc 6页)内容简介

中国轿车工业的问题及出路分析内容摘要:
   一、问题何在?
  首先是我国轿车工业的市场战略出了问题。
  国家把轿车列作支柱产业这是十分必要的,但要成为支柱产业,就应该像电视机、电冰箱一样大量进入家庭。然而,由于我们现在生产的轿车,大都照搬发达国家80年代的中档、中高档车型,其中中档车售价大约十几万元一辆,这个价格,在发达国家只占人均GDP的1/2—1/3,可是在我国,约为人均GDP的20倍,至于中高档的车还要贵得多……这样的价格,显然不适合国内市场需求。这就是为什么我国轿车的生产能力只发挥了一半左右,就普遍滞销的原因所在。
  与此相比,虽然农民收入比城市要低得多,可是农用车诞生20年,年产量达到了320万辆。原因就是价格对头,适合农民的购买力和需要。现在一辆三轮农用车约5000—6000元,价格与农民户均收入差不多(1995年为7068元)。价位选对了,于是大量进入农民家庭。
  其实,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起步时就是从低档车、微型车起家的,其人均GDP已是两三万美元,而我们才700多美元。在这种情况下,不去生产人家还不富裕时的车型,却去生产人家发达后的中档、中高档车,能有大的市场才怪呢!
  第二是产业的战略目标定位出了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强调的是提高国产化率,而不强调提高国际竞争力。为了保护国产轿车又实行了高关税,初期是200%以上的关税,以后经过若干次下降,现在中档车的关税是80%,中高档的是100%,比全国平均进口关税率17%高出好几倍。这样长期高关税保护的结果,就使我国的轿车工业成了一棵温室中的花朵,弱不禁风,国际竞争力很低。这与同是汽车工业的我国载重汽车所具有的一定国际竞争力真是差距不小。
  我们并不反对提高国产化率,问题是要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前提,不能离开提高国际竞争力,片面强调国产化率。
  第三,过分强调走合资道路,捆住了自己的手脚。
  对合资要全面地看,与过去的“上海”牌轿车相比,桑塔纳确实提高了很大一个档次。然而对合资我们必须保持一个冷静的头脑,我们曾经对7个产业做过技术创新战略研究,从中得到普遍一致的概念,即合资外方给我们的技术,大多是已进入成熟期,甚至已开始衰退的技术。比如上海大众桑塔纳,德国大众公司跟我们合资以后,我们刚投产,德国大众母公司就将这个产品淘汰了。其后十几年,德国桑塔纳4次改型,可上海桑塔纳却15年一贯制。直到1997年才出了个桑塔纳2000,但改动不大,没有什么质的飞跃。
  事情明摆着,跨国公司到中国来是为了占领我们的市场,而不是培养他的竞争对手。所以,合资这条路,用市场换技术这条路,虽有它积极的一面,但根本问题是不可能培养我们的自主开发能力,不可能让我们掌握汽车工业真正的先进技术。因此可以说,我们的轿车工业所走的是跨国公司附庸的道路。缺乏技术创新,难以同国外公司竞争。不仅如此,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说,当今,没有“技术独立,就没有国家真正的独立自主”,自主开发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