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精品资料网 >> 行业分类 >> 通信行业 >> 通信企业管理 >> 资料信息

通信原理培训讲义(DOC 279页)

所属分类:
通信企业管理
文件大小:
4783 KB
下载地址:
相关资料:
通信原理,原理培训,培训讲义
通信原理培训讲义(DOC 279页)内容简介
1.1引言
1.2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其模型
1.2.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1.2.2模拟通信系统的模型
1.2.3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
1.2.4数字通信的优点
1.3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
1.3.1通信系统的分类
1.3.2通信方式
1.4信息及其量度
1.5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5.1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指标
1.5.2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10.1引言(信道复用的概念和分类)
10.2频分复用(FDM)
10.3时分复用和多路数字电话系统
10.3.1PAM时分复用原理
10.3.2时分复用的PCM系统(TDM—PCM)
10.3.332路PCM的帧结构
10.4数字复接技术
10.4.1数字复接的基本概念
10.4.2同步复接与异步复接
10.5码分复用(CDM)
11.1引言(同步的概念和分类)
11.2载波同步技术
11.2.1直接法(自同步法)
11.2.2插入导频法
11.2.3两种载波同步方法的比较
11.3位同步技术
11.3.1插入导频法
11.3.2自同步法
11.4群同步(即帧同步)技术
11.4.1起止同步法
11.4.2连贯式(集中)插入法
11.4.3间歇式(分散)插入法
11.5网同步简介
12.1引言(差错控制的作用和方式的分类)
12.1.1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12.1.2纠错编码的分类
12.1.3差错控制方式
12.1.4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12.2常用的简单的检、纠错编码
12.2.1奇偶监督码
12.2.2行列监督码
12.2.3恒比码
12.3线性分组码
12.3.1分组码的基本概念
12.3.2监督矩阵H和生成矩阵G
12.3.3校验子S
12.3.4汉明码
12.4循环码
12.4.1循环码的特点
12.4.2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和生成矩阵
12.4.3循环码的编、译码方法
12.5卷积码
12.5.1卷积码的由来和编码基本原理
12.5.2卷积码的描述方法(选讲)
2.1确知信号的范畴和基本分析方法
2.1.1为什么要研究确知信号
2.1.2确知信号的基本分析方法
2.2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
2.3能量谱密度和功率谱密度
2.3.1Parseval定理
2.3.2能量谱密度和功率谱密度
3.1引言(随机信号的范畴和基本分析方法)
3.2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3.3平稳随机过程
3.4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
3.5高斯随机过程
3.6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形系统
4.1信道的基本概念及其模型
4.1.1信道的定义
4.1.2信道的分类
4.1.3信道的数学模型
4.2恒参信道及其对所传信号的影响
4.2.1信号无失真传输的条件
4.2.2幅度-频率畸变
4.2.3相位-频率畸变
4.2.4减小畸变的措施
4.3随参信道及其对所传信号的影响(选讲)
4.3.1随参信道传输媒质的特点
4.3.2随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4.3.3随参信道特性的改善
4.4信道的加性噪声
4.5信道容量
5.1引言(调制的作用和分类)
5.1.1调制的概念(过程)
5.1.2调制的作用
5.1.3调制的分类
5.2幅度调制与解调
5.2.1幅度调制的一般模型
5.2.2常规双边带调幅(AM)
5.2.3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DSB-SC)
5.2.4单边带调幅(SSB)
5.2.5残留边带调幅(VSB)
5.3线性调制系统的抗操声性能
5.3.1通信系统抗噪声性能分析模型
5.3.2线性调制相干解调的抗噪声性能
5.3.3常规调幅包络检波的抗噪声性能(选讲)
5.4角度调制(非线性调制)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
5.4.1角度调制的基本概念
5.4.2窄带调频与宽带调频
5.5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
5.6频分复用(FDM)
6.1引言
6.2抽样定理
6.3脉冲振幅调制(PAM)
6.4.1模拟信号的量化
6.4.2量化后的编码
6.4脉冲编码调制(PCM)
6.5.1增量调制的基本原理
6.5.2增量调制的过载特性与编码的动态范围
6.5增量调制(ΔM)
6.6改进型增量调制
7.1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
7.1.1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设计原则
7.1.2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码型
7.2数字基带信号功率谱
7.3基带系统的脉冲传输与码间干扰
7.3.1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的系统模型
7.3.2基带传输系统的码间串扰
7.3.3码间串扰的消除
7.4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系统
7.4.1理想基带传输系统
7.4.2无码间串扰的等效特性
7.4.3实用的无码间串扰基带传输特性(以余弦滚降系统为例)
7.5.1部分响应系统的基本原理
7.5.2一种实用的部分响应系统
7.5.2一般形式的部分响应系统
7.5部分响应系统
7.6.1眼图的概念
7.6.2眼图形成原理及模型
7.6眼图
7.7.1均衡的概念7.7.1均衡的概念
7.7.2时域均衡的基本原理
7.7.3有限长横向滤波器
7.7时域均衡原理
8.1引言(数字调制的特点和分类)
8.2二进制数字幅度调制(2ASK)
8.2.12ASK信号的功率谱及带
8.2.12ASK原理与实现方法
8.3二进制数字频率调制(2FSK)
8.3.12FSK信号的解调
8.3.12FSK原理与实现方法
8.3.22FSK信号的功率谱及带宽
8.4二进制数字相位调制(2PSK和2DPSK)
8.4.1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
8.4.2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2DPSK)
8.5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8.6多进制数字调制
8.6.1多进制数字幅度调制(MASK)
8.6.2多进制数字频率调制(MFSK)
8.6.3多进制数字相位调制(MPSK)
8.7现代数字调制技术
8.7.1正交振幅调制(QAM)
8.7.2交错正交相移键控(OQPSK)
8.7.3最小频移键控(MSK)(选讲)
9.1引言(最佳接收的概念和研究意义)
9.2最大输出信噪比准则的最佳接收
9.2.1匹配滤波器
9.2.2二进制信号的匹配滤波器接收机
9.3最小差错率准则及其最佳接收
9.3.1数字信号接收的统计模型(选讲)
9.3.2最小差错率准则及其接收机
表4-1常见的部分晌应波形
表10-128bit插入码具体安排
表11-1巴克码字
表12-10卷积码的各个状态
表12-1码长5的偶监督码字
表12-2(66,50)行列监督码的一个码字
表12-33:2数字保护码
表12-4校正字与误码位置
表12-5(7,4)分组码的所有许用码组
表12-6(7,4)码校正子与错误图样的对应关系
表12-7一种(7,3)循环码的全部码字
表12-8编码器工作过程
表12-9信息D进行卷积编码时的状态
表5-1各种模拟调制方式总结
表6-1各段落的斜率
表6-24位二进制码码型
表6-3段落码
表6-4段内码
表6-513折线A律有关参数表
表6-6A律13折线非线性码与线性码间的关系
表8-1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误码率及信号带宽
..............................
通信原理培训讲义(DOC 279页)

上一篇:数字基带传输仿真实验报告(DOC 40页)

下一篇:尚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