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精品资料网 >> 行业分类 >> 金融保险 >> 资料信息

如何行为金融导论规划(doc 62页)

所属分类:
金融保险
文件大小:
738 KB
下载地址:
相关资料:
行为金融,金融导论,规划
如何行为金融导论规划(doc 62页)内容简介

如何行为金融导论规划目录:
一、行为经济学的形成过程概述
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纲领和方法论
三、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四、前景理论的拓展
五、行为决策的其它理论

 

如何行为金融导论规划内容提要:
       心理学的变化对经济学的影响首先出现在20世纪30-40年代。有二个代表性人物:一是乔治•卡托纳(George Katona);二是郝伯特•西蒙。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卡托纳在密西根大学开展了宏观经济的心理研究,引入了态度、期望、情感等心理学概念,特别是预期的形成,提出了关于通货膨胀心理预期假说,为后来的通胀目标理论打下了基础 。西蒙的研究广为人知,他通过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提出了“有限理性”假说,指出经济活动当事人在决策时不仅面临复杂环境的约束,而且还面临自身认知能力的约束,即使一个当事人能够精确地计算每一次选择的成本收益,也很难精确地做出选择,因为当事人可能无法准确了解自己的偏好序。
      哈耶克对经济行为基础的寻求。哈耶克为了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观,特别研究了人类理性行为的心理基础,在其1952年出版的《感觉的秩序》一书中 ,他指出人类的行为来自其心智活动,而人的心智活动呈现两种并行的演化过程:一是人类大脑的物理构造决定了人类行为的共同基础;二是人类针对特定环境的反映及其经验累积会导致不同人的心智朝各自的方向演化,并以相应的方式指导人们的感知。因此,心智是一个自组织系统,依赖各种神经簇的组合,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进行分类,进而指导我们的行动。分类结构决定刺激-反应模型,后者反过来又影响分类结构。结果,正是心智把有组织的世界呈现给我们,世界的秩序就是心智对感觉所作的排序,即是一种“感觉秩序”。由于心智是对现实世界的排列和预期,作为分类器官的心智就比现实世界本身复杂得多。心智的自组织特征及其复杂性导致人们通过规则(感觉秩序)行动,同时又面临心智的分类规则本身及我们对心智活动了解的局限性。所以,当我们通过语言等来表达现实世界时,必然面临局限性。这就是哈耶克的“有限知识论”。
      哈耶克通过建立一个心理学的基础,阐明了他的知识论。在他看来,每个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在有限知识的约束下,即使一个人能理性的计算,仍然不可避免地犯错误。知识的局限性决定了在不同人中知识的分散性,从而导致协调困难。面对社会中知识的分散化,当事人按照新古典式的理性计算成本就太高(实际上也不可能),当事人理性的现实表现就是尽可能采用经验规则或制度,通过规则来降低协调失灵的可能性。因此,按照规则决策仍然是理性的。对比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理性,哈耶克正确地指出了当事人现实决策的理性状态:理性不及、理性无知和理性非理性。知识的局限性导致当事人理性决策的局限性,进而产生理性不及;当事人认识到知识在社会中的分散性,有意识地放弃对部分知识的了解,甚至有意识地采取一种直觉的或冲动的行动方式,这就是理性无知和理性不理性。也就是说,各种行为异常实际上是理性的结果 。

      认知心理学和经济学的完美结合是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卡尼曼(Kahneman)和特维斯基(Tversky)发表了一系列震撼人心的研究成果,通过吸收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领场的最新进展,以效用函数的构造为核心,把心理学和经济学有机结合起来,彻底改变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个体选择模型,并激发了其他行为经济学家把相关研究领场拓展到经济学的各主要分支,从而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行为经济学”流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