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精品资料网 >> 企业管理 >> 企业上市 >> 资料信息

上市公司运作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及相关对策(doc 16页)

所属分类:
企业上市
文件大小:
67 KB
下载地址:
相关资料:
上市公司运作,运作过程,法律问题,相关
上市公司运作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及相关对策(doc 16页)内容简介

目录

【中文摘要】……………………………………………………………1
【关键字】………………………………………………………………1
【英文摘要】……………………………………………………………2
【英文关键字】…………………………………………………………2
 引言 ……………………………………………………………………3
 正文
     监督方面的问题及法律对策 ……………………………………4
     国家股、法人股的流通 …………………………………………8
     上市公司的选择与退出机制 ……………………………………11
 结束语 …………………………………………………………………15

 


引言

中国的上市公司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它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已经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有生力量。上市公司健康而稳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规定,虽然我国近年来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但由于其规定不尽完善、存在许多疏漏,导致实践中发生了一些本可避免的事件。本文将通过几组典型的数据,来分析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运作过程中存在的代表性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旨在使上市公司的发展得到进一步规范,使之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的上市公司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发展起来的。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1985-1990年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企业发行股票的数量较少,且多局限在企业内部或行业系统内发行,筹资规模小,操作也极不规范。
二是:1990-1992 年的初步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上市公司的数量得以增加,B股开始发行,两个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且政府证券监管部门得以成立,但上市公司仍处在探索、试点的初步发展阶段。(但两个市场仅定位于区域性的小规模市场,选择企业上市具有较大的偶然性,许多有实力的国有企业对上市筹资尚未给予关注,一些人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并发行上市抱怀疑的态度,指责是国有资产流失,则一批中小企业成为最早的上市公司)。
三是:1993-1995年的规范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我国上市公司与股票市场发展极为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企业通过股票市场筹资的规模迅速扩张,许多企业开始积极争取上市,但是由于股市的迅速扩容与进入股票二级市场的的资金形成了较大的供求缺口,因此,从1994年开始,股票二级市场出现了长达两年多的调整,二级市场的调整很快又直接影响到了一级市场的筹资。(1995我国证券市场第一次出现一、二级市场的同步调整。这一阶段,沪、深股市总体而言,实际上还是定位于区域性的证券市场,两个市场的上市公司大多数还是上海和深圳本地的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