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精品资料网 >> 市场营销 >> 国际贸易 >> 资料信息

以加工贸易指向性为特征的中国工业集聚分析(PDF 49页)

所属分类:
国际贸易
文件大小:
2277 KB
下载地址:
相关资料:
加工贸易,工业集聚
以加工贸易指向性为特征的中国工业集聚分析(PDF 49页)内容简介
内容摘要
1绪论
1.1选题背景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堪称奇迹(林毅夫,2006),然而在我国
的地区发展过程中,工业主要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集聚,未能带动内陆地区发展,
地区差距持续扩大。
许多研究表明,工业分布的差异是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林毅夫
(1998)发现我国地区之间差距呈持续扩大的趋势,同时还发现第二产业的基尼
系数贡献率和弹性大大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范剑勇(2002)研究也显示,
第二产业的经济基尼系数贡献率在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逐步上升,甚至超过了
60%。第二产业中主要是工业,可以说我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来源于我国工业
集聚的不均衡。
但从国家层面来讲,工业集聚是国家竞争力的源泉:胡晨光(2010)曾指出,
在当今交通通讯高度发展的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问竞争日益以其内部工业集聚为
媒介,工业集聚圈成为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空间载体,没有工业集聚地区产业竞
争力的支撑,国家全球竞争力的优势就难以形成。所以,对我国工业集聚历史及
现状进行研究,对地区工业集聚差异的形成原因进行解释,其现实意义就不言而
喻了。
毫无疑问,相对于中西部,东部具有一定的地理、政策、初始资本优势。然
而,中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如此之大,己远远超出地理优势、比较优势或
政策优势的解释范围。而且,为了促进国土均衡发展,我国在上世纪末实施了西
部大开发战略,并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从理论上讲,中西部
地区要素成本低,具有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而
东部沿海地区则面临土地、环境、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主观
上也希望通过“腾笼换鸟”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转向重点发展高层次产
业。但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十几年以后,大部分产业包括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集
聚于东部,部分产业转移采取就近转移、经济区内部转移的方式,并未有明显向
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