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精品资料网 >> 市场营销 >> 国际贸易 >> 资料信息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集(DOC 41页)

所属分类:
国际贸易
文件大小:
189 KB
下载地址:
相关资料:
国际贸易实务,实务案例分析,分析集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集(DOC 41页)内容简介
内容摘要
第一章 导论  
[案例1]  有一份CIF合同在美国订立,由美国商人A出售一批IBM电脑给香港商人B,按CIF香港条件成交。双方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对合同的形式及合同有关条款的解释发生争议。请分析解决此项纠纷应适用香港法律还是美国法律?  
案例分析] 
结论:应适用于美国法律。 
理由:合同与美国关系最密切,因为订约地和履约地都在美国。 
分析:在按CIF香港条件成交的合同中,出口方在出口国装运港履行交货义务,所以履约地在美国装运港,
而非目的港香港。(有关CIF条件的内容参见―贸易术语‖)    
第二章 货物的质量   
[案例1] 商品质量不符引起的纠纷案   我生产企业向马来西亚客户出口汽车配件,品名为YZ-8303R/L,但生产企业提供了YZ-8301R/L,两种型号的产品在外型上非常相似,但却用在不同的车型上,因此客户不能接受,要求我方要调换产品或降低价格。我方考虑到退货相当麻烦,费用很高,因此只好降低价格15%,了结此案子。  
[案例分析] 
商品的质量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条件之一,是十分重要的条款。
卖方属于重大违约,因此赔偿对方损失是不可避免的。   
[案例2]  我某出口公司与德国一家公司签定出口一批农产品的合同。其中品质规格为:水分最高15%,杂质不超过3%,交货品质以中国商检局品质检验为最后依据。但在成交前我方公司曾向对方寄送过样品,合同签定后又电告对方,确认成交货物与样品相似。货物装运前由中国商检局品质检验签发品质规格合格证书。货物运抵德国后,该外国公司提出:虽然有检验证书,但货物品质比样品差,卖方有责任交付与样品一致的货物,因此要求每吨减价6英磅。  我公司以合同中并未规定凭样交货为由不同意减价。于是,德国公司请该国某检验公司检验,出具了所交货物平均品质比样品差7%的检验证明,并据此提出索赔要求。我方不服,提出该产品系农产品,不可能做到与样品完全相符,但不至于低7%。由于我方留存的样品遗失,无法证明,最终只好赔付一笔品质差价。 
[案例分析] 
此例是一宗既凭品质规格交货,又凭样品买卖的交易。 卖方成交前的寄样行为及订约后的―电告‖都是合同的组成部分。  根据商品特点正确选择表示品质的方法,能用一种表示就不要用两种,避免双重标准。  既凭规格,又凭样品的交易,两个条件都要满足。  样品的管理要严格。如―复样‖、―留样‖或―封样‖的妥善保管,是日后重要的 物证。 
[案例3]  1997年10月,香港某商行向内地一企业按FOB条件订购5000吨铸铁井盖,合同总金额为305万美元(约人民币2534.5万元)。货物由买方提供图样进行生产。  该合同品质条款规定:铸件表面应光洁;铸件不得有裂纹、气孔、砂眼、缩孔、夹渣和其他铸造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