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精品资料网 >> 市场营销 >> 国际贸易 >> 资料信息

国际贸易及新理论管理知识分析(PPT 105页)

所属分类:
国际贸易
文件大小:
1062 KB
下载地址:
相关资料:
国际贸易,理论管理,管理知识分析
国际贸易及新理论管理知识分析(PPT 105页)内容简介

国际贸易及新理论管理知识分析(PPT 105页)目录

第一节  新生产要素理论
第二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第三节  偏好相似理论
第四节  规模经济理论
第五节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第六节  产业内贸易

 

国际贸易及新理论管理知识分析(PPT 105页)简介:

第一节  新生产要素理论
一、技术差距论
(一)主要观点
技术差距论(Technological Gap Theory),又称创新和模仿理论(Innovation and Imitation Theory)是把技术看作是独立于传统的三大要素之外的新生产要素,探讨技术差距或技术变动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理论。
克拉维斯(Kravis)最早指出H-O理论不能解释工业品贸易,他曾以袖珍计算器为例说明技术对于贸易模式的重要性。
最早系统提出技术差距理论的是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 V. Posner)。为了修正H-O理论,1961年,波斯纳在《牛津经济论丛》发表《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一文,对技术差距论进行了系统论述。他认为,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工业品贸易,有很大一部分是以技术差距的存在为基础进行的。

第一、技术是一种生产要素,是过去对研究和开发进行投资的结果。技术能够改变土地、劳动和资本在生产中的比例关系。
第二、各国的技术水平存在差距,在某项技术领先的国家拥有生产该种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因而将产品出口到技术比较落后的国家。
第三、这种技术会通过转让专利权、直接投资、国际贸易的示范效应等机制传播到其他国家,当其他国家的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原来的进口国可能会减少对进口的依赖,甚至不再进口,以技术差距为基础的贸易随之消失。

(二)经验证据
1963年,哥登.道格拉斯(Gordon Douglas)运用模仿时滞的概念,解释了美国电影业的出口模式,认为,如果某个国家在给定产品上处于技术领先的优势,该国将在相关产品上的出口上去的领先优势。
1966年,胡弗鲍尔利用模仿时滞的概念,解释了合成材料产业的贸易模式。他发现,一个国家在合成材料出口市场的份额,可以用该国的模仿时滞和市场规模来解释。胡弗鲍尔按照各国的模仿时滞对国家进行排序,发现,模仿时滞短的国家最先引进新合成材料技术,并开始生产并向模仿时滞长的国家出口;随着技术的传播,模仿时滞长的国家也逐步开始生产这种合成材料,并逐步取代模仿时滞短的国家的出口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