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精品资料网 >> 人力资源 >> 人力资源知识 >> 资料信息

专业人力资源工作者必备的132项工具(doc 79页)

所属分类:
人力资源知识
文件大小:
291 KB
下载地址:
相关资料:
专业,人力资源工作,工作者,工具
专业人力资源工作者必备的132项工具(doc 79页)内容简介

专业人力资源工作者必备的132项工具目录:
1 战略框架
2 战略实施模型
3 波特价值链分析
4 战略管理过程
5 洛克希德法
6 组织变革的战略类型
7 决策树
8 基础统计技术
9 蒙特卡罗模拟技术
10 阿姆科公司事前测感技术
11 希布纳的预测七原则
12 组织决策的卡耐基模式
13 阿尔布雷克特组织政治分析
14 赋权分析矩阵
15 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
16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17 奥德费ERG理论
18 麦克利兰成就激励理论
19 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
20 期权的六要素法
21 弗鲁姆期望理论
22 亚当斯公平理论
23 斯金纳强化理论
24 埃德温洛克目标设置理论
25 股权陷阱规避法
26 工作分析信息的种类
27 工作分析的步骤
28 因素比较法
29 因素计点法
30 分类法
31 排序法
32 问卷法
33 访谈法
34 工作日志法
35 实践法
36 结构化面试法
37 丰田公司选拔计划
38 岗位评价的权重系数确定法
39 管理评价中心法
40 内部选拔的方法
41 外部选拔的方法
42 员工的投入与收益分析法
43 格兰丘纳斯的上下级关系理论
44 效率\设备\岗位\比例定员法
45 平衡记分法
46 胜任特征模型
47 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
48 艾森格人格测验
49 卡特尔16种因素测验
50 比奈-西蒙智力测验
51 罗夏墨迹测验
52 勒温的场论
53 卡兹的组织寿命学说
54 库克创造力曲线
55 默里与摩根的主题统觉测验
56 皮亚尔故事测验
57 科尔伯格两难故事测验
58 中松义郎的目标一致理论
59 赫茨伯格工作丰富化模型
60 比德返转原理
61 冲击晋升模式分析
62 蔓藤晋升模式分析
63 旅行保险公司工作丰富模型
64 TRW五合一
65 阶层淘汰
66 斯坦福压力管理
67 Lawrences.Kleimand的16项措施
68 管理人员的开发规划
69 通用的培训技术
70 培训效果评价技术
71 素质训练卡
72 职务轮换法
73 培训八步法
74 企业学习环境塑造法
75 培训评估信息收集法
76 培训收益评价法
77 薪酬水平与结构设计方法
78 工资曲线\工资分级方法
79 岗位工资设计方法
80 职位归类法
81 薪资调查法\薪金调查指标
82 报酬策略与目标确定法
83 百事公司员工福利分析
84 绩效工资设计方法
85 哈佛谈判项目规划
86 亨登谈判策略
87 奥斯本的头脑风暴法
88 个人沟通的基本模式
89 员工沟通技巧
90 管理者沟通评估方法
91 彼德斯的领导方法
92 工作丰富化的步骤
93 团队训练法
94 团队沟通技术
95 团队间冲突管理策略
96 团队素质评估法
97 高效团队领导模式
98 有效团队特征分析
99 冲突处理的方法
100 德尔菲法、人力置换图
101 趋势预测法(数学预测)
102 竞争环境分析
103 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104 环境不确定因素处理
105 管理人员判断法
106 经验预测法(工作负荷)
107 马尔可夫链模型
108 常规管理法(档案数据分析)
109 内部环境SWOT分析
110 职业阶段的划分
111 约翰﹒霍兰德的职业性向选择
112 企业人力资本增值的途径
113 计算机化信息系统工程
114 埃德加﹒施恩职业锚的预测
115 人生阶段的划分
116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原则
117 劳动争议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118 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
119 劳动协商和谈判模式
120 风险管理过程分析法
121 假定情景演练法
122 人力资源指标分析库
123 人员访谈法
124 组织生命周期
125 组织气候分析
126 技术与组织结构
127 问卷调查法
128 员工满意度调查
129 现场观察法
130 文件查阅法
131 有效组织的7S要素模型
132 策略经营单位 

 

专业人力资源工作者必备的132项工具内容提要:
期望值,这是指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的主观判断,达成目标并能导致某种结果的概率,是个人对某一行为导致特定成果的可能性或概率的估计与判断;         
显然,只有当人们对某一行动成果的效价和期望值同时处于较高水平时,才有可能产生强大的激励力。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辨证地提出了在进行激励时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这些也是调动人们工作积极性的三个条件。第一,努力与绩效的关系。人们总是希望通过一定的努力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个人主观认为达到目标的概率很高,就会有信心,并激发出很强的工作力量,反之如果他认为目标太高,通过努力也不会有很好绩效时,就失去了内在的动力,导致工作消极;第二,绩效与奖励的关系。人总是希望取得成绩后能够得到奖励,当然这个奖励也是综合的,既包括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如果他认为取得绩效后能得到合理的奖励,就可能产生工作热情,否则就可能没有积极性;第三,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人总是希望自己所获得的奖励能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然而由于人们在年龄、性别、资历、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他们对各种需要要求得到满足的程度就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的人,采用同一种奖励办法能满足的需要程度不同,能激发出的工作动力也就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