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精品资料网 >> 人力资源 >> 人员配置 >> 资料信息

中国上市公司结构和资源配置的战略调整(doc 34页)

所属分类:
人员配置
文件大小:
742 KB
下载地址:
相关资料:
中国上市公司,公司结构,资源配置,战略调整
中国上市公司结构和资源配置的战略调整(doc 34页)内容简介
中国上市公司结构和资源配置的战略调整内容简介:
    满足上市标准的股份公司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金融资源之一,也是一国(或地区)资本市场存在与发展的基石。但问题是,一方面由于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现存的严格且带有一定行政管理色彩的证券发行核准制度、相对较小的市场容量以及选择上对国有企业的所有制偏好等因素的影响,“排队上市”现象在中国内地愈演愈烈,大量的公司(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无法获得在内地市场公开发行权益融资的机会,另一方面考虑到和中国内地现有的资本市场相比,国际资本市场具有发展成熟、市场容量大、资金供给充足、相关法制成熟、监管完善、手续相对便捷等明显的优点,加之近年来各国证券交易所勇于创新,适应不同区域市场的要求开发出针对不同企业不同要求的上市相关产品,所以相当数量与资产规模的优质中国内地企业或是自发或是在内地有关政府部门的政策授意下纷纷踏上了海外上市之路——要么采取H股、N股及S股等直接形式,要么通过存托凭证(DR)、海外分拆以及海外买壳等方式间接上市,上市地覆盖香港、纽约、伦敦、新加坡、温哥华等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参见图3-1)目前,大盘绩优国有公司的海外(主要是香港)优先上市更是成为当前中国内地上市资源配置模式及政策导向上一个极为显著的特征。
    客观地说,从1992年华晨汽车登陆美国、1993年7月青岛啤酒在香港成功上市至今,尽管中国内地公司海外上市现象已有10多年的历史,海外上市公司数超过400家,筹资规模超过1300亿美元,但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究竟海外上市是国内市场、监管环境限制下不得已的“借窝下蛋”,成为内地经济转型得以深入的推动剂还是导致“资源流失”,进而可能危及中国金融体系的现代化进而内地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国内经济金融理论界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而近年来以中移动、中石化、中国电信、建设银行等为代表的一批在国内带有垄断性质的大型和特大型企业的海外上市步伐的加速更使得这场争论逐步升级,甚至有学者把其上升到了国家经济金融效率安全的高度来加以思考。本文试图在简要回顾中国内地上市资源配置模式变迁及其历史轨迹基础上,通过细致地对比全球不同市场中中国上市资源的实际配置情况及其经济效应,立足中国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对中国现有上市资源配置模式的战略调整取向提出一些理性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