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精品资料网 >> 企业管理 >> 管理知识 >> 资料信息

通过民谣剖析社会(doc 7页)

所属分类:
管理知识
文件大小:
180 KB
下载地址:
相关资料:
民谣
通过民谣剖析社会(doc 7页)内容简介
通过民谣剖析社会内容提要:
民谣也称作顺口溜,何谓“顺口溜”,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句子长短不齐,纯用口语,念起来很顺口。”民谣也称为民间歌谣,它多于时事相关,因此从民谣这个角度可以反映主要是反映讽刺社会的诸多不良现象,多与时事有关,在褒贬意义上有鲜明的倾向性,可以从中剖析社会的本质,发现一些问题。
当代中国“新民谣”所以如此“发达”,除了深刻的社会原因之外,其载体——语言——形式的特点也是“功”不可没的。从上述所举的众多例证来看,新民谣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易于上口,悦耳响亮,好念好记,且幽默诙谐,生动形象。正因为如此,新民谣传播起来快速、广泛。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看,新民谣从语音、语法到修辞都表现出一套完善的系统特色。
首先我们先从与我们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校园民谣说起。校园本是个青春年华之际,是学习知识文化的最佳时机。在这本应快乐的时光中,我们看到的本不应看到的东西。“我本不是读书材,爸爸妈妈逼我来,大考小考从天降,鸡蛋鸭蛋滚滚来,电视被掐电,电脑被扯线,看初一走远,初二又出现,但愿我长寿,活过这几年。”从这首颇具讽刺意味的顺口溜中,我们看到了学生强烈的厌学情绪,其实,我觉得孩子们编这些顺口溜并没有错,相反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到了现代教育的痛处,并进一步说明了现今提倡的素质教育真的也很失败。仅从这些并不完美的顺口溜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问问题。
一是在校的学生生们课业繁重,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每天晚上放学晚,布置的作业又多,几乎每天的作业都是写到10点之后,眼困人乏,躺下便呼呼大睡,次日一早不到六点就被叫起了床。睡眠严重不足,上课打瞌睡,听课不专心,自然所讲的知识肯定不能全面掌握,日积月累,不会的越来越多,哪还有心情再接受新知识?这样产生厌学就成为必然。
二是升学比率产生的有害竞争让学生们身负重压。这压力既是来自老师的压力又是来自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压力。老师的奖金是和升学率相挂钩的,老师为了这点差距而努力。而家长们也将孩子与同龄人相比较,不断地“鞭策”孩子向那些优秀的同龄人看起,孩子在双方的奚落,和压力中难免产生厌学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