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精品资料网 >> 企业管理 >> 团队建设 >> 资料信息

曾国藩-超级精英团队的社会来历分析(doc 24页)

所属分类:
团队建设
文件大小:
870 KB
下载地址:
相关资料:
曾国藩,精英团队,社会,分析
曾国藩-超级精英团队的社会来历分析(doc 24页)内容简介

曾国藩-超级精英团队的社会来历分析内容提要:
曾国藩集团的成员,大致可分为三部分:首脑人物、骨干分子、一般成员。首脑人物有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江忠源、李鸿章五人[1]。他们密切配合而又各自独立,思想、政治上一致而又在组织上自成体系。尤其曾、左、李三人,他们虽最初目标一致,结为一体,而后却各自独立,成鼎足之势,不仅谈不上统属关系,如曾、左之间,甚至不通书问。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起初的原因,大约可追溯至该集团形成之始。也就是说,他们是个联合体,既可为成事而合,亦可为事成而散。出于种种原因,同治三年后该集团虽未解体,但同当初相比,关系是大大的松散了。所以,这五人地位、作用虽有不同,但各有各的系统,相互不能取代。
……

至于一般成员,则主要指一般幕僚和一般官兵,如前期次要营官及哨官以下、中后期营官以下弁兵。一般幕僚即地位较低、作用不大,入幕前没啥名气、出幕后未太发迹者。也就是那些虽入名幕,但做官未至三品、为学亦没有成名成家的人。曾、胡、左、李等人虽奏保人员甚众,但一般都是候补、候选、即用、记名之类,得任实缺者所占比重不大。尤其那些高级职位的实缺,只有那些重要幕僚和分统以上军官才有可能得到。战争结束时,湘淮军保至记名提、镇大员者成千上万,欲补一个实缺千总、把总亦不可得,甚至一副红顶子只能换得一醉。因而,一般幕僚和军官虽为这个集团出力卖命,但不过为了挣口饭吃,并没有获得太大的利益。况且,他们在政治与思想所能产生的影响有限,也不能决定这个集团的性质、方向和根本成败。再者,他们人数众多,资料阙如,也无从加以统计。所以,本书对之基本采取略而不计的办法,只从总体上概述,不作具体分析。
……

骨干成员中家境贫寒者是一部分由士兵升为分统、统领或保至实缺提镇大员者,主要有李成谋、黄翼升、宋国永、威应洪、田兴恕、鲍超等人。据朱孔彰《中兴将帅别传》载,李成谋“家贫,以补釜为业。父死不能葬,舅氏赙之”。而“兄弟三人皆嗜博饮,私相谓曰:‘今借舅氏力,仅可举丧事,无以治酒食待乡里吊客,孰若携资入博局,以冀一得,足自豪。负则吾三人舁父而葬,何如?’皆曰:‘然’。一夜竟罄其资,遂用苇棺葬父于黄牛墩。”[22]家中一贫如洗,而又嗜赌如命,应该算作流氓无产者。已知湘军将领中,似无比李成谋更贫困者。其余如宋国永“贫时刺船自给”,威应洪“初家贫甚,为人佣”, 黄翼升“少业铁工,又设肆鬻炮竹,岁荒不能自给”[23],大概都属于农村无产者、半无产者。还有一些营兵出身的将领,如田兴恕、鲍超等人,家境也不富裕,吃粮当兵,一般都是为了谋取最低生活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