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精品资料网 >> 企业管理 >> 可行性报告 >> 资料信息

我国保险业研究报告(doc 24页)

所属分类:
可行性报告
文件大小:
196 KB
下载地址:
相关资料:
保险业,研究报告
我国保险业研究报告(doc 24页)内容简介

我国保险业研究报告目录:
1.保险行业的特点
2.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3.中国保险业发展状况
一、行业竞争格局
二、目前市场主要险种
三、行业经营状况
四、高集中度下的市场绩效和企业行为分析
五、中国保险业市场结构的实证分析
六、保险业市场结构的发展趋势
七、小结

 


我国保险业研究报告内容提要:
     目前,我国保险业正处于大变革的前夕,保险公司将在竞争大潮中优胜劣汰,分化组合,保险业市场结构将重新“洗牌”并向着合理化方向演变,由寡头垄断向垄断竞争方向演变。我们知道,罗宾逊的四种市场模式中,完全竞争市场是最有效率的,但由于以下原因,它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存在:保险产品种类繁多且各类产品存在差异,保险公司不完全是价格的接受者;尽管保险市场的准人将会放松,但还是要经过保险监管当局批准,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保险责任的长期性,资源的自由进出入保险市场不可能完全实现,保险市场是一个信息不对称市常而垄断竞争市场较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更有效率,因为它比后两者能提供更低的产品价格和更高的产量。
    驱使上述变革的两股主要力量是:保险市场国际化和保险制度市场化。
    艰苦的马拉松式谈判之后,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政府已经作出庄严承诺,在中国加入WTO的5年后取消外资保险机构的财产险和意外险险种的地域限制,主要城市将在2至3年内开放,外资可以拥有合资公司50%的股权,取消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的繁琐条件,逐步取消在国内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5年内外资保险机构的寿险业务范围将扩展到团体险、健康险和养老保险。
     因此,未来3至5年中国保险市场国际化程度将大大提高,更多的国外大公司进入中国,与中资公司同场较量,与中资公司争夺市场份额。由于竞争的“鲶鱼效应”,中资公司必将励精图治,奋力拼搏,最终提高自己的经营绩效。例如,1995年上海各家保险公司新售的77万张个人寿险保单中,仅美国友邦公司就售出70万张,占91%。但这种局面很快就得到扭转,在上海市场根基深厚的中资公司迅速作出反应,1996年中保人寿和平安保险分别占个人寿险业务的20%和35%,友邦降至38%,1997年友邦的份额进一步降低。外资公司还会以与中资公司合资经营或与中资公司建立战略联盟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常由于合资经营或战略联盟的“干中学效应”,中资公司能获得较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从多方面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所以,尽管保险国际化过程中,中资公司失去了部分市场份额,外资公司增加了部分市场份额,但由于中国保险市场的深度和密度都很低,未来的保险业竞争和经济的稳定发展中保险业务的“蛋糕”将做大,中资公司的业务的绝对量仍会上升。经历激烈的竞争生存下来的中资公司将变得更有效率。有效率的结构调整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存在严重的“保险抑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必然要求保险制度市场化或者说“保险深化”。“保险深化”是随着国有保险公司预算约束硬化、资本市场逐步成熟、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和监管当局监管水平的提高而进行的。“保险深化”至少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市场准入的放松。允许外资和内资公司的进入。(2)保险费率的市场化。(3)保险合同条款的自由化。(4)保险投资限制的放松。(5)保险监管法制化。由于目前保险市场超额利润的存在,将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而政府也会顺势而为地放松市场准入,供给主体将增加。事实上,除了前述放松外资公司的准入外,为应对加入WTO的挑战,我国政府已在1999和2000年批准了全国性中资保险公司如泰康人寿、新华人寿、华泰财险等公司在国内开设分公司。2000年10月,民生人寿、东方人寿、生命人寿和恒安人寿4家寿险股份有限公司获准筹建。从长期来看,大量保险公司的进入,保险供给增加,保险价格将逐步下降。由于保险费率的市场化、保险合同条款的自由化,保险投资限制的放松,拥有独立决策权的各保险公司在政府有效监管的环境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展开竞争,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发展战略和竞争策略,其结果是促进保险公司行为市场化和经营高效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