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精品资料网 >> 企业管理 >> 行业报告 >> 资料信息

知识管理的角度结构(doc 2页)

所属分类:
行业报告
文件大小:
69 KB
下载地址:
相关资料:
知识管理,角度,结构
知识管理的角度结构(doc 2页)内容简介

知识管理的角度结构内容提要:
      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重点,商业银行也逐渐发觉其客户的结构在转变,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授信比重也越来越高。而这种变动快、风险高的产业型态,对于银行授信而言是一种新的挑战。银行处于知识经济的环境下,必须有不同于以往的经营策略,才能提升竞争力,而知识管理的理论正可以提供银行许多经营管理的创意及想法,对于银行提高组织的信息处理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成为银行提高竞争力的基石。因此,本文透过知识管理的角度,分析商业银行的授信流程;并采取焦点群体(Focus Group)法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的研究,以探讨不同的分行设计之优缺点,并找出最适合高新技术产业授信的分行结构,供银行业者作为参考。
       首先以图1来针对台湾银行业界之授信流程作说明。从图1中可知,授信流程主要包括三个参与者,包括授信客户、分行授信部门及总行的授信审查部门。首先,客户向分行提出其需求,并提供征信资料(data),分行授信部门则在取得客户的资料后,依银行的内部规范产生制式的信息(information),这些信息包括标准格式的客户财务分析、信用分析及产业分析,并参酌这些征信的结果及客户的需求,分行授信人员依其经验及知识(knowledge),提出初步的授信条件的建议方案,而这种判断其实就是模糊决策的应用。
      在授信人员提出的建议方案经过分行经理认可后,这些征信信息及建议方案就会被送到总行的授信审查部门(在此仅讨论授信额度超过分行经理权限的情形)。审查部门的审查人员,在分析过分行送过来的信息后,会与分行授信人员进行沟通,并提出质疑及建议。因为角色的不同,授信人员与审查人员的意见常常有很大差距,所以在此进行的其实也就是双方的价值沟通,其结果通常是设法取得平衡点,但也有可能反而产生更大的歧异。
      
      根据目前银行的授信决策(或知识传递)流程及其作业速度,一般需要一个月到二个月的时间,若中间有争议产生,可能还要费时更久。而这还仅是一般授信案件的流程,若遇到联贷、政府策略性补助贷款或是其它特殊案件,作业时间可能还会更长。这样长的决策时间,若以知识经济时代的标准来看,实在是不符合竞争力的要求,无怪乎麻省理工学院(MIT)史隆管理学院副院长拉赛德(Donald Lessard)会在2001年3月的访台演讲中直批金融体系落伍,阻碍台湾产业发展,值得银行业者加以检讨。

      本文再对台湾银行体系下的分行组织进行探讨。此处分别以「分行的功能」及「分行的权力分配」为两大构面,将银行型态加以区分,可以得到如图2的四个象限,用来表达目前分行的组织样貌。其中,「分行的功能」指的是分行被赋与的功能复杂程度。所谓复杂化是指分行从存汇作业、外汇交易、消费性产品到企业金融等各项业务都涵括,授信人员须同时处理消费性及企业金融业务,这也是分行最传统的面貌;专业化的分行则会清楚界定为作业性分行、消费性分行或是企业金融分行,或是由家数少,但涵盖区域较广的「区域中心」来集中作业,授信人员专业分工,消费性或企业金融业务分开,这类分行是近年来银行尝试的新型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