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精品资料网 >> 行业分类 >> 饮食酒类 >> 生活饮食 >> 资料信息

河横绿色食品之路越走越宽(doc 5页)

所属分类:
生活饮食
文件大小:
34 KB
下载地址:
相关资料:
绿色食品
河横绿色食品之路越走越宽(doc 5页)内容简介
河横绿色食品之路越走越宽内容提要:
          1、组建班子,建设河横绿色食品科技园。班子主要由技术人员组成,一名党委副书记牵头,一名科技副镇长任组长,绿色食品科技园以河横为核心,统一规划,占地3000多公顷。为让点上经验在面上开花,我们以河横村200公顷连片种植的农田作为首批绿色食品开发基地。在原有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筹资渠道,先后投入300多万元,进行了配套设施建设。其主要建设项目是机耕桥、排灌站、水泥排灌渠、机耕道、绿化林带、养殖场等,并建有一占地60公顷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小农场。在其它行政村,将农田连片,沟渠配套,排灌方便,地力好的农田,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共建15个保护区,120个保护块,保护面积3446公顷,保护率达97%。
          2、横下一条心,狠抓环境治理。主要做法是“一砍、二坚持、三优化”。“一砍”对象是在污染的工厂和土窑。有一投资300多万元的精制棉厂,经济效益可观,但污染严重。为治理环境,最终还是下决心使其停产。同时砍去土窑18座。“二坚持”是指在加快工业发展的进程中,坚持环境保护为前提,决不要有污染的经济业绩。重污染厂,效益再好坚决不办;轻污染不能治的厂也不办。“三优化”指大力植树,全园区形成绿化林带156公里,林木覆盖率20%,达国家级标准。土壤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占总施量的3/4,基本上不再施用有害的化肥农药。
            3、科研、培训、服务、推广有机结合。几年来,园区先后与国家、省农林、环保、科研、院校及省绿办等部门挂联,请他们参与园区生态农业建设方面的规划和指导,对生态农业难题进行攻关,引用和推广成熟的技术以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在省“绿办”的指导下,根据园区的实际,制定了大米、酱菜、咸蛋、肉禽制品等,从种植、养殖到成品加工、包装的一整套无公害操作规程。
           在农作物病虫防治方面具体采取了3项措施。一是加强测报,测报损失≤5%,则不防治;二是应用丰产沟、搁田,调整播期,保护利用天敌(如稻田养蟹、稻鸭共作等)农业措施避开和减轻病虫发生;三是需要防治时,绝对不使用常规的化学农药,而是采用无污染的、无残留的生物制剂。
            在绿色食品种植施用有机肥方面,园区采取了4项措施。一是发展生猪、家禽的养殖。二是发展食用菌、转化麦草技术。四是推广应用固氨菌液及配方肥等。上述措施的应用使河横园区的有机肥使用量占总施量的3/4。园区有机质含量从原来的2%上升到现在的2.98%。
               先进的生态农业科技要通过农民转化为生产力。为此,园区在科技培训上突出一个重点,采用三个方式。一个重点是党员干部带头学用生态农业科技,掌握2—3部实用技术,并带动3个科技户。三个方式:一是阵地培训,利用企业管理培训中心校职业学校培训农民;二是现场培训,组织干部群众到科技大户、专业村小农场和生态场参观,让科技大户和科技人员现身说“发”;三是举办广播讲座、印发资料。通过帮扶、培训使园区内种养农户的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
               4、以点带面,强化幅射。为了进一步发挥河横生态科技园区的整体优势,扩大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我们以河横生态科技园区为中心向周边幅射,并携手共建,将农田连片、林网完整,沟渠配套,提高地力作为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原有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投入一定量资金进行配套建设。特别是近几年,我们把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与农业领导示范方工程有机结合,按照水利标准化、农田林网化、培肥制度化、布局区域化、种子纯良化、栽培模式化、作业机械化、服务产业化的要求进行建设。通过“八化”建设,使农业领导示范工程成为绿色食品、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实验基地,园区建设农业领导示范方75个,使基地扩建面积达20万亩,基地的扩建不仅使园区内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整治,无公害操作规程得以实施,绿色食品的内在品质得以保证,而且带动了整个幅射区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