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精品资料网 >> 行业分类 >> 金融保险 >> 资料信息

金融中介理论的演变和新进展(doc 10页)

所属分类:
金融保险
文件大小:
89 KB
下载地址:
相关资料:
金融中介理论,新进
金融中介理论的演变和新进展(doc 10页)内容简介
金融中介理论的演变和新进展内容提要:
(一)古典的金融中介理论
古典的金融中介理论包括相互对立的两种理论即信用媒介论和信用创造论。早期对金融中介进行研究的可能是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等人的信用媒介论。其基本观点是:1、货币只是简单的交换媒介和一种便利交换的工具,这是信用媒介论的全部理论基础;2、信用仅仅是转移和再分配现有资本的一种工具,并不能创造出新的资本;3、银行的作用在于媒介信用,而不是创造信用;4、银行必须在首先接受存款的基础上才能实施放款;5、银行通过充当信用媒介,发挥着转移和再分配社会现实的资本,提高资本效益的作用。信用媒介论的出现是由当时客观经济基础决定的,有它合理的成份。但是它排除了银行超过其吸收的存款数量而进行贷款的可能,这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就不十分正确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由普通的中介者变成万能的垄断者。面对这一现实,简单朴素的信用媒介论无法解释。于是信用创造论便应运而生。
信用创造论的基本观点是:银行的功能在于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能够超过它吸收的存款额进行放款,而且能够用放款的办法创造存款。因此,银行的资产业务优先于负债业务,且资产业务决定负债业务。银行通过信用创造,能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资本,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信用创造说的先驱者是18世纪的约翰•劳,主要代表人物是19世纪末的麦克鲁德和20世纪初的熊彼特和哈恩等人。信用创造论从技术上描述了银行信用对货币流通的经济过程的影响,并且提出了信用制度下货币供应方式和货币倍数扩张的原理,这对中央银行制度的完善和对货币量的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后来的经济学家深入研究货币信用起了很好的启发作用。但是,信用创造论的“信用即财富、货币即资本”,“银行无限创造信用”的观点则是错误的(周延军,1992)。
上述古典的金融中介理论实际上只是说明了银行的部分职能,但是没有论及银行存在的原因,这可能是受当时经济金融环境及认识能力所限。
(二)20世纪初叶至60年代的金融中介理论
20世纪前期,对金融中介理论的研究进展不大,一般的研究都是把金融中介作为既定的要素。当然,也存在例外,Fisher(1930 )发现,每个家庭都有一个跨时消费效用函数,在缺乏外部交易的情况下,每个家庭的消费效用函数将在两个时期间效用的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同两个时期间家庭内部“生产”的边际转换率的那一点达到最佳。后来,人们对此做了引申并概括为Fisher分离定理。如果进一步引入消费者信贷,则会使家庭消费储蓄的个量和总量轨迹发生改变 ,且这种改变具有帕累托最优改进的性质 (Tobin,1987)。这个所谓的“内部信贷市场”观点实际上凸现了金融中介的功能 ,即消费者信贷市场的存在会改变家庭的总效用和福利水平。Fisher的贡献开启了金融中介重要性的理论闸门,对后来经济学家产生了影响。
然而,长期以来认为金融中介对经济不产生影响的观点一直存在,远有萨伊,近有Arrow(1953,1970),Debreu(1959)、Friedman&Schwartz(1963)和真实经济周期模型的信奉者。在Arrow(1953,1970),Debreu(1959)提出的包含银行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中,均衡时,银行的利润为0,且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组成和规模对其他经济部门无任何影响,企业和家庭通过市场相互作用,金融中介不扮演任何角色。当市场是完美的和完全的时候,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效率,不存在可由中介改进福利的余地。而且MM定理用到此处会得出资本结构无关紧要的论断,家庭能够构建资产组合以抵消中介持有的任何头寸,中介不能创造价值(Fama,1980)。Friedman&Schwartz(1963)认为由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供给是最为关键的金融变量 ,这也就意味着 ,银行在货币创造功能之外不会发挥其他功能 ,包括中介功能。Modigliani&Miller(1958)提出的所谓“MM定理”以及随后发展起来的“真实商业周期模型”中 ,都可导出金融中介是多余的或者无关紧要的结论。上述的金融中介无关紧要的论断明显的与现实不符。历史上,银行和保险公司在金融市场上已经扮演了中心角色,即使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中介的发展也会导致金融市场本身的发展(Mckinnon,1973)。以后的研究者正是在对上述模型的前提进行修正的情况下,认为信息成本、交易成本、参与成本和风险管理等是金融中介存在的原因。
(三)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金融中介理论¬—金融中介新论
新金融中介理论利用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以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为主线,对金融中介提供的各种服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它们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克服不对称信息、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以比市场更低的成本提供服务。
Gurley&Shaw(1956,1960)、Benston George(1976)、Mishkin(1978,1984)以及随后的许多经济学家强调了交易成本的作用。Leland&Pyle(1977)、Diamond(1984)、 Gale&Hellwig(1985)、Campbell&Kracaw(1980)、Boyd&Prescott(1986)、Mishkin(1978,1984)等经济学家则强调金融中介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作用。Merton(1989,1990,1993,1995)、Merton&Bodie(1993,1995)提出了金融中介的“功能观”。Allen&Santomero(1998)强调了风险管理和参与成本的重要性。Scholtens&Wensveen(2000)提出价值增加应是金融中介理论的焦点。金融中介新论是本文余下部分的重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