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精品资料网 >> 财务管理 >> 现金流量分析 >> 资料信息

自由现金流量与大股东掏空管理案例(doc 42页)

所属分类:
现金流量分析
文件大小:
241 KB
下载地址:
相关资料:
自由现金流量,股东,管理案例
自由现金流量与大股东掏空管理案例(doc 42页)内容简介

自由现金流量与大股东掏空管理案例目录:
第一节 掏空的基本理论及其与自由现金流量的关系 
一、掏空的概念 
二、掏空与自由现金流量的关系 
三、掏空与公司治理问题 
四、掏空的手段:关联交易 
五、掏空的识别 
六、掏空的衡量 
第二节 大股东掏空各种现金流量的案例 
一、掏空内生性自由现金流量:五粮液 
二、掏空外源性自由现金流量:托普软件 
三、掏空非自由现金流量 
第三节 大股东掏空的影响因素与后果 
一、掏空程度的影响因素 
二、掏空的后果 
第四节 遏制大股东掏空的对策 
一、独立董事制度 
二、外部审计制度 
三、股权制衡制度 
四、信息披露制度 
五、法律保护 


自由现金流量与大股东掏空管理案例内容简介:
    自由现金流量理论与掏空问题同属于公司治理范畴,在某些情况下二者具有因与果、本质与现象的关系,另一些情况下掏空则是自由现金流量理论的延伸。本章探讨大股东掏空问题,包括其基本理论、典型案例、影响因素与后果、遏制对策。
    掏空(Tunelling),也叫隧道行为、隧道挖掘,甚至还被称为“抢劫”(刘峰等,2007),是指大股东通过隐蔽的渠道侵吞公司资源的行为。很多时候,掏空也被称作控股股东“利益转移”或“利益输送”。尽管公司与其大股东之间的利益流动是双向的,既有掏空,也有支撑,但研究者更关注利益从公司流向大股东。这种术语可能更为中性,更关注掏空的动机、诱因。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掏空的实施主体常被界定为控股股东(控制性股东,controlling shareholder)、第一大股东、最终控制人(终极控制人)等,其含义略有差异。对于界定控股股东时采用的持股比例标准,不同文献也有差异。除非特别指出,本文将掏空者统称为“大股东”(Majority Shareholders)。
掏空的基本特征有:(1)利益损害性。在公司财富总额不变甚至变少的情况下,大股东通过直接侵占公司利益的方式,间接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2)隐蔽性。在实施方式、手段上,掏空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大股东具有内部人的信息优势。防止掏空的重要对策之一便是信息披露。隐蔽性对掏空研究的影响是,很难发现掏空的大规模证据。许多掏空案例也只能是“事后诸葛亮”。以隐性违规担保为例,很多上市公司为其控股子公司提供资金或担保, 再通过子公司向上市公司的控制性股东及关联方提供资金或担保。又如,一些大股东通过拉长控制链条,隐藏其控制身份。(3)不道德性。黎来芳(2005)借用Carroll对道德管理、非道德管理和不道德管理的划分,将大股东对企业的控制区分为道德控制、非道德控制和不道德控制;掏空属于典型的不道德控制,违背了商业伦理和诚信义务的原则,侵害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