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精品资料网 >> 企业管理 >> 企管MBA >> 资料信息

中国MBA教育案例课程(chm)

所属分类:
企管MBA
文件大小:
94 KB
下载地址:
相关资料:
中国mba,mba教育,教育案例,课程
中国MBA教育案例课程(chm)内容简介

中国MBA教育案例课程目录:
一、中国的MBA教育
二、MBA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三、MBA教育重视培养通才式的经理
四、通才式总经理的条件

 

中国MBA教育案例课程内容简介:
    以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国内对工商管理和企业文化通才的重视。中国的MBA教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它将是我们培养一大批在21世纪掌握现代经营管理技能,具有国际化的眼光、历史责任感和高尚道德水准的新一代通才式新华商的必由之路。今后的时代,就是一个管理通才的时代。中国的腾飞需要千千万万个精通管理的新华商和企业家。中国以前数千年的小农经济文化,谈不上对工商管理有什么要求,但经济和商业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仝允恒透露,自1991年国家教委批准第一批9所院校试办MBA教育以来,全国目前共有62所MBA试点学院,近10年来共培养和在培养的有3万多名MBA学员,但目前的MBA毕业生还不到1万人。从数字上看,中国的MBA教育可以说是起步太晚,应奋起直追。从20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首开MBA班,MBA教育在发达国家已有近100年的历史,而中国才仅仅10年。美国目前有工商管理学院1,300多所,每年的MBA毕业生达七八万人,占硕士毕业生总数的23%;而中国目前只有62所院校有资格授予MBA学位,毕业人数占硕士毕业生总数的份额还不到5%。目前国内有各类企业上百万家,MBA式的管理通才十分缺乏。《网际商务》杂志总编夏谦预测,中国每年需要的合格的MBA人才应该不低于30万人,和中国现有的MBA毕业生不到几千人相比,差距实在巨大。差距主要是反映在商学院的不足和师资水平上,当然还有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管理培训是十分薄弱的。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是培养单个的优秀职业经理人,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数量也必须要上去。即使现在马上赶,也需要许多年才能见效。尽管如此,由于市场的巨大需求,2002年仅报考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和清华经管学院的人数就多达6,000多人,报考和录取的比例大大超出平均6∶1的水平。MBA的需求与国民经济的增长成正比关系,我国MBA教育在未来20到30年间将继续热下去。在一次MBA项目咨询会上,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交大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王方华教授提出了对国内MBA教育的预测。他认为,到2006年,MBA考生将大幅度增加,达到10万人左右,MBA的品牌特色将逐步形成,国际化也将是国内MBA教育的发展趋势。国内MBA教学虽然经过了10年发展,但至今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据有关方面的统计,目前全国有284万家国有企业,30多万家外资、合资企业,如果按照每家大中型企业都配备3个MBA计算,共需要180万名。参照国外GDP水平与MBA教育规模之间的关系推算,到2005年,我国MBA的年需求量按最保守的估计将达到36万人;到2006年,我国MBA的年需求量按最保守的估计至少将达到375万人,而实际上现在全国每年仅有几千名MBA毕业生。目前,从事MBA教育的师资大约为2,000人,根据所需要的教学工作量和教师可能投入的工作时间分析,目前师资可支持的MBA培养规模为年招生3万人,在今后的20到30年之中,MBA的需求量将呈现稳步增长。王方华认为,我国MBA教育的国际化特点和品牌特色将是今后发展的重点,与国际接轨是一个重要趋势。这不是单纯的与国外合作办学,而是教学内容、师资结构和培训观念与国际接轨。还有一点就是实现学生来源的国际化。MBA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互动而达到学习的目的,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和思路。在美国许多学校MBA学生中外国人超过三分之一,而且这是MBA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评估指标,但是在国内目前还远远达不到这一标准。在谈到中国的MBA教育时,我注意到中国MBA教育界的精英们已不乏许多精辟的见解。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教授就指出:中国的MBA需要体制变革,要给中国的商学院松绑,要靠竞争,竞争才会出现品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赵纯均也提到,清华办MBA培训的一个成功之处,就是大力推进国际化,与国际上一流的商学院进行合作,包括同美国MIT斯隆商学院的合作,同我以前就读过的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毅伟商学院的合作以及与香港中文大学的合作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执行院长,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吉提出中欧办MBA有四个化,第一是国际化,第二是当代化,第三是市场化,第四是特色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