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精品资料网 >> 企业管理 >> 发展战略 >> 资料信息

宏观经济学50年的发展与论争.pdf31

所属分类:
发展战略
文件大小:
675 KB
下载地址:
相关资料:
宏观经济学,发展
宏观经济学50年的发展与论争.pdf31内容简介
宏观经济学50 年的发展与论争
张曙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
在中国经济学理论研究50 年的发展中,宏观经济的理论讨论和分析是一个相当活跃而又成果甚丰的领域。它不仅随着中国经济的波动起伏而展开和深化,而且随着中国经济制度的变迁而发生和实现了理论范式的转换,既有很大的前进和创造,又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缺陷,一方面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和操作提供了理论的支撑,发生了一定的影响,显示了经济理论研究与经济政策实践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也开启了进一步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一、历史回顾
由于发生了理论范式的转换,中国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自然要对转换前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作出一个恰当的总结和评论。
(一)阶段划分
从50 年代初期到80 年代初期,中国宏观经济理论的研究是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范式下进行的。讨论的中心是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具体进程又分为起步、繁荣和总结三个阶段。
1952 年,中国完成了经济恢复的历史任务,紧接着实施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这时,适逢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出版,中国经济理论界以学习和宣传该书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论述为契机,围绕着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着重讨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论证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符合马克思关于扩大再生产中两大部类关系和列宁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原理,与此同时,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进一步讨论了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如何使工业和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基本建设和人民生活保持一定的发展比例的问题,提出了进行综合平衡,保持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标准和数量界限。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讨论,集中反映在1956 年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 中。这是再生产理论研究的起步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