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精品资料网 >> 资格类试题 >> 教师资格 >> 电子书信息

浙江:2003年10月小学教师资格心理学试题(doc3).doc

所属分类:
教师资格
文件大小:
2 KB
下载地址:
相关资料:
浙江,小学教师,教师资格,心理学试题

浙江:2003年10月小学教师资格心理学试题(doc3).doc内容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王强考试不及格时总是说:“那些考得好的人都是靠死记硬背的,并不能证明他们有能力,我考得差也不说明我没有能力,其实分数是无所谓的。”这是(   )。
A.合理化      B.反向作用
C.补偿      D.压抑
2.根据个体遵守纪律心理的五阶段模型,6—9岁儿童处于(   )。
A.民主平等阶段    B.服从法律和权威阶段
C.强化阶段     D.强制阶段
3.对小学生的舆论起主要导向作用的是(   )。
A.班干部       B.教师
C.学生自身      D.学生领袖
4.阿虚的“三垂线”实验,说明了(   )。
A.从众现象      B.社会助长现象
C.社会阻抑现象     D.去个性化现象
5.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
A.惩罚和服从定向      B.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
C.社会契约定向      D.良心或原则定向
6.儿童的“道德相对论”出现在(   )。
A.6岁以后      B.8岁以后
C.10岁以后      D.12岁以后
7.皮亚杰研究发现,2—5岁儿童的道德判断处于(   )。
A.权威阶段      B.自我中心阶段
C.互惠或可逆阶段     D.公正阶段
8.教师角色扮演的先决条件是(   )。
A.教师角色认知      B.教师角色体验
C.教师角色期待      D.没有正确答案

..............................

浙江:2003年10月小学教师资格心理学试题(doc3).doc简介结束,下载后阅读全部内容